濕地環境

濕地成因

台中港興建後,為避免大甲溪河砂大量流入港口造成淤積, 在台中港北防風林北岸興建攔砂堤,卻造成高美海水浴場泥沙日漸淤積, 這些淤砂經過長期的自然演替形成多元棲地型態,孕育了豐富的生態資源。

人文歷史

發展時間軸

1932高美海水浴場開放

1970 台中港興建

1976 高美海水浴場關閉

2000海渡發電廠動工

2004 臺中縣政府公告設立高美野生動物保護區

2005 海渡發電廠因周遭居民抗爭放棄承租土地

2007 內政部營建署將高美濕地列為國家級濕地

2012 台中市政府公告高美野生動物保護區分區範圍, 將保護區規劃為核心區、緩衝區及永續利用區

2014 設置木棧道

2016 景觀斜張橋落成

自然景觀

日出/日落

潮汐

生態

人造景觀

木棧道

全天開放,唯漲潮前後1.5小時封閉(大潮為2小時)木棧道位於解說半島, 全長691公尺,跨越核心區、緩衝區與永續利用區 全天開放,唯漲潮前後1.5小時封閉(大潮為2小時)

斜張橋

高美濕地景觀橋跨越120公尺寬的清水大排, 雙弧曲線橋面總長265公尺、寬7.2公尺, 兩側引道總長132公尺。該橋最初以融合夕陽、 濕地及風力電塔等景觀特色, 並連結當地竹篙撐船的歷史人文,歷經近2年時間興建。

遊客中心

遊客服務中心本體是兩層樓建物,採斜坡造型, 外觀呈螺旋狀,宛若海浪從平地而起。二樓設有觀景平台, 可在此觀賞高美夕陽及風車,也適合夜晚觀星; 戶外廣場則有招潮蟹和貝殼造型的裝置藝術與戶外生態池, 供遊客拍照與就近觀察濕地生態。

生態組成

...

底棲類

底棲類生物是指任何在海底或海床附近的生命, 大多數的底棲生物處於食物鏈的中間位置,是海洋中有機物的製造者。

...more
...

鳥類

經過長期調查所記錄到的鳥類除了瀕臨絕種的黑面琵鷺之外, 鷸科、鴴科和鷺科佔最大宗。如果想要觀看壯觀的鳥類群集, 可以選在春、秋兩個候鳥遷徙的季節,是鳥況最佳的時候 。

...more

原生植物

雲林莞草

莖稈呈三角狀,單生,直立,高可達100公分,地下根莖發達, 莖節膨大成球狀。葉數少,通常2~4枚,線形。花期:5~6 月。

大安水蓑衣

大安水簑衣的「大安」這兩個字,指的是臺中縣 『大安』鄉,大安水簑衣由於棲息地受到人為的破壞, 瀕臨滅絕,目前僅剩分布於台灣的台中大安、清水以及龍井。